今天,天津大学官微推出了人才培养、招生政策等一系列解读。其中提到“新工科战略领军工程”,从2025年开始,天津大学拟在2年内面向国家战略急需和新兴领域,瞄准未来产业和科技发展方向,分批次建设新材料、量子科技、地球系统工程、人工智能、新型储能、集成电路智能芯片与微系统、柔性电子、脑机接口、合成生物学、具身智能、低碳化工11个培养方向,最短6年可拿博士学位。
从这11个方向来看,涉及的培养人数应该不少,是一个大工程,并且涵盖天津大学绝大部分专业了。此外,天津大学2025年还推出2个重要的“100%”招生新政策:100%不调剂、100%大类分流自愿。
在人才培养上,天津大学今年还重磅推出了“130”建设计划。即“1个主修专业为主干,3类微专业为拓展,一专多精。可见,一向在本科招生上老老实实、躺平的天津大学也发起反击了,但没想到会来得这么激烈。
早前,哈尔滨工业大学也推出了最短6年博士、北京理工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也推出了7年制博士。
展开剩余36%2025年高考刚结束,各大高校纷纷在招生政策上推出各种重磅招生政策。往年在招生上同样躺平的厦门大学,今年也推出了“志愿填满不重复、100%不调剂”以及6大拔尖培养计划。
南开大学也推出了3个新工科伯苓班(光电信息材料与工程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智能科学与技术),以及3个理科伯苓班(物理、化学、生物),以招揽高分考生。
2025年高考本科招生大战已经打响,今年的战争比往年都要激烈很多,甚至蔓延到了华东五校。复旦大学、南京大学都推出了重量级班型,复旦大学更是推出翻天覆地的招生与人才培养改革,中国人民大学也是推出不少班型。
2025年高考理科招生格局会发生怎样变化?我们拭目以待!
发布于:北京市